东北古籍旧书
查看: 3135|回复: 0

三国人物

42

主题

43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6
谷仓立 发表于 2015-2-12 19: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北二马路 于 2015-2-13 08:08 编辑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然而不管大江如何东去,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但历史上的一些人却总能与日月争辉,辉映千古。三国时代,社会动荡,仁君、奸臣、勇将、谋士纷纷登台亮相。也有醉月飞花的美貌佳人.……




       在读完了《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之后,这几个人物却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他们鲜明的性格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我……

      诸葛亮——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中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表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用杜甫的名篇《蜀相》形容诸葛亮在好不过了。在诸葛亮身上,除了忠、孝、义集于一身外,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个“谋”字上面。诸葛亮的智谋,超群出众,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还精通阴阳之道,能呼风唤雨、感知天地万物,运筹帷幄,用兵入神,百战百胜,决胜于千里之外。然而《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有着天壤之别,《三国志》中的诸葛亮,更比较客真实一些,比较接近历史上的诸葛亮本人。那位一代才华出众的杰出名相,这些史家评价,比较客观公允,当之无愧。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则是被演义化了的经过艺术包装处理了的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被美化、神化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诸葛亮就这样在罗贯中的笔下,由凡人变成了神,变成了民间百姓乐于接受的神,成为了公认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所以鲁迅先生对《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评价是:“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观其诸葛亮的一生,为了刘氏父子的江山社稷,可谓呕心沥血,忠贞不二,鞠躬尽粹、死而后以,直到五丈原孤魂归天时,还念念不忘刘家的江山社稷大业。“星落秋风五丈原”时不知道那时的诸葛亮是不是对天怒吼了一声:“天呀!为什么不肯在借我10年,只要10年我一定完成玄德托付与我的遗愿——复兴汉室”,哎!一代诸葛武侯,其情,苍天可表;其义,大地为之动容;其智慧,千百流传;其忠诚,为后世人所景仰,可谓:一缕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间!虽然最后诸葛亮没能为蜀国夺取天下,但是他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份情这份义已经足够了……这也许就是这位羽扇纶巾,神机妙算的卧龙军师一直留在世人心中的原因吧?

      曹操——曹操(公元155~公元220),即魏武帝,汉族,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三国演义》里面,因为文学上的需要,而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然而《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魏蜀吴三国的君主之中最高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是与曹操同一时代的名士许劭对曹操的评价,而“曹操是可爱的奸雄,他的奸与雄统一于雄”则是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品三国》中易中天教授对他的评价,鲁迅先生的评价是:“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毛泽东也写词赞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人们对曹操的评价太多太多了有正有反,但是我却很喜欢这个狂放不羁人物,因为我觉得他是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他是敢于为自己的梦想而拼搏的人,他说到就做到,他不理会世人怎么说,只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我十分欣赏他这一点,他有才能,有勇气,有梦想所以曹操注定要在三国这片乱世中闯出属于他的世界……

      关羽——关羽(?—219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今山东临猗西南)人,三国时期蜀国名将。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关羽被世人一推再推到了最顶峰?多深思之后我突然发现凝聚在关羽身上而为万世共抑的忠、义、信、智、仁、勇,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渗透着儒学的春秋精义,并为释教、道教教义所趋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实质上就是彪炳日月、大气浩然的华夏魂。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位手提青龙偃月刀,足跨赤兔马的红面将军,能在站在“武圣”这最高峰的缘故吧?做人当如关云长!

     周瑜——周瑜(公元175年~210年)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杰出的军事家。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胸襟广阔,人称周郎。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后图进中原,不幸早逝。你也许会认为周瑜是个气量狭小,忌贤妒能,最后被人气死的人吧?一开始我就是这样认为的,那是我读《三国演义》的时代。而后当我在读《三国志》我却又有了另外的一种感受,在那时侯我突然发现了《三国志》中的周美郎与在《三国演义》中的周美郎大不相同,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呀!一个是量狭小,忌贤妒能,最后竟被人气死的周瑜,一个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周美郎。后来才明白小说《三国演义》为了美化演义第一主角诸葛亮,对周瑜这个杰出的一代名将作了大量的扭曲和贬低,以达到抬高诸葛亮的目的,我经过对比演义与正史与读一些课外书和上网查找一些资料后认为演义与正史不同之处有1 诸葛三气周瑜:周瑜气量宽宏根本不会被气死,当时也并未注意过诸葛亮,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地位远不及周瑜高,也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2 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人正史上是孙权,发生在曹操与孙权的濡须之战,演义描写周瑜嫉妒诸葛亮是彻头彻尾的捏造,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周瑜。3 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自己要把妹妹嫁给刘备,单纯的政治婚姻。4 智激周瑜:纯粹捏造,周瑜是东吴最有力的主战派人士,孙权正是听了他的劝说才有了赤壁之战。5 借东风:虚构,诸葛亮并未参与赤壁之战,赤壁乃周瑜一人之功。6 荆州问题:正史上乃鲁肃的联刘抗曹计划,把荆州暂时借给刘备让刘备发展以便共同抵抗曹操,与诸葛亮和三气周瑜无关,并且荆州借给刘备是周瑜去世之后的事情。7 气量狭小的周瑜:三气周瑜纯属罗贯中为抬高诸葛亮而虚构,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而我那时才发现真的周瑜才是我想认识的周瑜。介绍周瑜我不知道应该如何为周美郎设结尾,不过以苏轼的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尾似乎不错:大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也许就是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我养成一种习惯,读历史小说时,手里总是要拿两本书,一本历史小说,一本历史书,看一会儿小说,再看一会儿历史书了解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就这样子一直看呀看,不仅看了有趣的小说的同时,又了解了历史知识。历史小说可以是编的,记载一定是真的,且小说一定要吸引人,而记载可能会很枯燥无味。但是只要两者结合的话,你就会发现历史其实既生动而且又真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