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古籍旧书
查看: 24189|回复: 1

自庄严堪善本书影

41

主题

44

帖子

2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0
旧书迷 发表于 2015-4-3 10: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北二马路 于 2015-4-10 22:11 编辑


周叔弢为李一氓藏西泠印社本《东海渔歌》题跋手迹

至德周叔弢先生是藏书大家,也是我国私人藏书活动结末的重要人物。所藏善本古籍已先后捐献国家,其《自庄严堪善本书目》也已问世。惟所附书影过少而印制未精,读者未能窥其全貌,实为憾事。今《自庄严堪善本书影》编辑完成,将精印面世,实为书林盛事。

  先生藏书特色,傅沅叔曾以“不侈闳富之名,而特以精严自励”许之,自是知言。先生所倡藏书五好之说,可为选书标准注脚。所藏宋本陶集二种,为黄荛圃陶陶室故物,先生前后收得,书估居奇,终得璧合。其中故事,俱见书跋。不只是访书佳话,其间辛苦,也俱见于是。先生所得宋元精本,不下百种。就中尤使人惊异者,如元南阜书堂刻《东坡乐府》,元广信书院本《稼轩长短句》,真是奇书佳椠,双美作合,罕遇难求,都是得之杨氏海源阁者。明刻百五十许种中,竟有嘉靖绍陶室刻《杂剧十段锦》,为钱遵王、朱竹垞旧藏,不能不使人惊叹其目光如炬,能拔佳本于书丛。

  宋元之外,先生特好钞校。尝于致徐积余函中自述“暹近颇嗜名贤手抄手校之书,其趣味胜于宋元椠本”,时在一九二六年。此藏书又进一境之证。忆一九五二年访北京图书馆,适先生献书初至尚未开箱,赵斐云先启一箱,俾快先睹。因取三数小册凭几观之,皆钞校也。漫阅一过,竟费半小时,其纸墨装潢、题跋钤记,中人欲醉。只能废书兴叹,因知自庄严堪中有佳品如许。丁丑(一九三七)岁暮,先生以海源阁藏宋本《王注苏诗》从傅沅叔易得明钞《席上辅谈》,有黄荛翁金少章跋;明钞《宾退录》,有孙岷自跋;陈西畇校宋本《邵氏闻见录》三书。去宋得钞,自言“亦颇快意”。此折本生意,常人必不肯为者。又以明景宋钞《文苑英华》,向沅叔易得顾千里校宋本《嘉祐集》,皆苦爱钞校之证。又曾于书贾手中高值得所藏宋本《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点校毛诗》之黄荛圃失群旧跋两通,合浦珠还,大喜过望。先生尝取所藏宋本残册赠故宫,使残书得完,皆是此意。余尝得黄荛圃跋宋本毛诗一页于海虞瞿氏,绵纸恭楷。此正《荛圃藏书题识》开卷第一篇,惜原书不知流落何许矣。

  先生爱惜旧本旧装,如护头目。称赞海源阁旧藏书,皆能善保原装原式。在跋元本《注心赋》时说,“杨氏藏书,皆善保旧装,不轻改易”,又说“杨氏书初出时,细审之无一指爪痕。想见当年藏书之谨惜。敬夫(杨氏后人)未克严守此戒,传之者多非真知笃好之人,不知毁却多少好书矣”。爱书之意,真情见乎词。又跋钞本《纬略》说:“余所见古书能多存旧装者,当推海源阁,若今人知重此者,益鲜矣。”又于钱曾述古堂钞本《李文公集》跋中说:“余初见此书时,尚是旧装一册。与《结一庐书目》合。旋为书估改装四册,古意遂漓矣。余尝谓书之精神在纸光墨采中,非极渝敝,不可轻付装潢。况世之能手如钱半岩者又不可多得耶。”赏鉴古书,能从美学高度认识,先生是第一人。能从此一层次领会书趣,方是真的爱书。对不良的读书习惯,更是深恶痛绝,他说:“余每见人以爪侵字,以唾揭幅,心痛之如割截肌肤。不知天下多少好书为此辈毁却。纸之筋络极细,一断即不可复续矣。”言之痛切,有如此。晚近“藏书家”并不知书,往往计册论钱,书贾遂衬纸增厚,分一册为多册,旧装遂不可复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44

帖子

2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0
旧书迷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10: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品书,眼光开阔,堂庑甚大。宋元明刻之外,亦重视清刻并活字本。在跋嘉庆庚山草堂本《新安二江先生集》时说:“写刻精好,纸墨莹洁,开卷便有惊人之处。余尝谓清代刻本可上追赵宋,下俯朱明,正指此等书而言。”这不仅是卓识,也是确评。一九六一年三月二十五日日记:“忽发收集清代活字本之兴。”家书云:“我现在工作读书之外,经常到古玩铺古书铺一走。……书籍只限于清代活字本。以前藏书家皆轻视之,都不经意。一经收罗,趣味无穷。清代活字以木活字为多,我收到铜活字两种、泥活字两种,皆罕见之品也。”先生收清活字本,迄一九六六年五月“文革”开始时停止。五年中共得四百余种,皆捐赠天津图书馆。每年所得近百种,可见收书兴致不异昔时。先生余兴所至,兼及敦煌卷子、古玺印、书画、旧墨,并注意及王孝慈听藏的谭叫天戏目附题跋,可见兴趣之广。他又注意到清刻书所用的开化纸,这也是近代藏书家(如陶湘)所爱好而无人做深入探讨的。他的《温飞卿诗集笺注》跋,可看作最简净的开化纸源流考。

  “开化纸之名始于明代。明初江西曾设官局造上等纸供御用,其中有小开化较薄、白榜纸较厚等名目。陆容《菽园杂记》称衢之常山开化人以造纸为业,开化纸或以产地得名,他省沿用之。清初内府刻书多用开化纸模印,雍正乾隆两朝尤精美,纸薄而坚,色莹白,细腻腴润,有抚不留手之感,民间精本亦时用之。嘉道以后质渐差,流通渐稀,至于绝迹。此书是康熙时印本,纸之莹洁细润皆逊于雍正、乾隆两朝,非比较不能鉴别,辨其差异。偶有所会,聊记数语于此,他日当取清内府印本以证之。”

  这是弢翁九十二岁时所写。有考证,有实验,是一篇精妙的小论文。从中可见他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做学问最难得的品格。弢翁其他考订版刻精粗、流传端绪的跋文,都可作如是观。

  先生十分重视旧本刻工,曾辑有宋元刻工姓氏录,不只可为版本考订之助,更有重视刻字工人劳动之意,于《古文辞类纂》题识中说:“此本是清代乾嘉间金陵名工刘文奎、刘文楷兄弟所刻。寓流丽于方整之中,纸墨莹洁,传世甚稀,良可珍玩。清代乾嘉间金陵刻书习用刘氏方整之体,独穆大展则用楷书精刻,余所见有楷书刻《昭代词选》、摹元人书《两汉策要》,皆精妙绝伦。”他还考定大展生平身世,撰成小传。更值得纪念的是他对“文革”中上海朵云轩所刻的《稼轩长短句》的赏识。弢翁在一九八年家书中说:“昨见木刻《稼轩词》,名为仿元,实是自成一格,写刻殊佳。我眼馋,竟费廿八圆买了一部,惜纸不佳,如得佳纸佳墨,不在董刻之下也。”又于此书题识中说:“今见此书,秀丽精美,直欲上继康熙时扬州诗局之遗风,不禁惊喜。惜仍承袭轻视劳动人民之旧习,不著书于刻工姓名。”后来终于打听到此书刻成始末及书手、刻工姓名,著于跋尾。此书确是精美的佳刻,在十年动乱中刻成,真是奇迹。记得在北京饭店访谒弢翁时,他曾以此事见询,惜当时未见此书,无由应对,为可愧耳。

  藏书者必广聚历代公私藏书书目,以为参考。旁及书影,先生于此事最所究心,所聚极繁富,尤重视宇内及日本景印本,每见必收。又以余力传刻旧本。新中国建立初期上海周宅藏书散出,于肆中收得先生所印宋刻《唐女郎鱼玄机诗》,珂罗版精印,大册毛订,纸墨精莹,真下真迹一等之书,荛翁藏书旧槚铭刻亦搨成附入,真是铭心佳品。又有董康影印如隐堂本《洛阳伽蓝记》,有我病手题,不知为先生别署也。为付厂估装成蝶装者。又尝得先生影印《寒云手写所藏宋本提要廿九种》,狭长大册,雅韵欲流。先生所印旧本之精美,往往如是。
先生定居天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国难日亟,居华北者咸有国亡无日之感。其见于先生书跋中者如宋本《东观余论》跋:“癸酉正月,获见日本《文求堂书目》,著录宋元明本凡百余种,其中多沅丈旧藏,余尝于双鉴楼中得摩娑者,尤以北宋本《通典》、绍兴本《东观余论》为最罕秘,盖海内孤本也。《通典》索价一万五千圆,余力不能赎,乃以日金一千圆购此书归国,聊慰我抱残守缺之心。独念今者边氛益亟,日蹙地奚止百里,当国者且漠然视之而无动于中,余乃惜此故纸,不使沦于异域,书生之见亦浅矣,恐人将笑我痴绝而无以自解也。噫!”又跋明刻《虎钤经》云:“今日天下事益亟矣,纸上谈兵,空言何补,未尝不叹夫书生之迂见也。噫!”

  两跋文情俱胜,纸上叹喟,其声可闻。爱国深情,寄于毫素。使善本不流入异域,其意甚壮,其情可哀。爱书与爱国,同是一事。先生之爱重中华文化实为爱祖国之体现,是最值得珍重的。

  先生藏书事业,博大精深,非晚生末学所能窥其樊篱。不贤识小,辄以学习所得,成此笔记。幸不为先生所笑也。庚辰残腊书于来燕榭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